三问三请
河南省渑池县创新的一项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工作经验
“三问三请”河南省渑池县创新开展的一项民生工作经验,即“问需于民、请群众点题,问计于民、请群众支招,问效于民、请群众评议”。是渑池县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形成的一套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意见建议常态化收集、回应、办理、反馈机制。
主要内容
通过网络平台意见建议收集、乡镇及县直单位自主上报、“两代表一委员”建议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意见,经过甄别筛选,再经活动专班、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会议依次研讨审议确定,确定民生实事具体事项,形成实事清单。实事清单确定之后,各工作专班对照实事清单,征询受惠群众、“两代表一委员”等意见后,商定事项办理时限、标准,交由相关部门限时办结。据统计,“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共完成了400余项可知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媒体报道
渑池县委书记钱程高度重视,深入调研,梳理总结经验做法,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渑池县“三问三请”办实事(高质量发展“县”睹为快)》,2025年2月16日,在《河南日报》头版头题【1】刊发;2月24日,顶端新闻刊发:河南这群干部,敢把工作“晒”在网上【3】;4月27日,河南卫视新闻频道报道《三门峡渑池:解锁“新媒体+”社会治理新模式》【4】;6月16日,河南日报(农村版):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问效于民—看渑池如何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6】等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实践成效
渑池县自2024年9月以来,坚持“三问三请”,即问需于民、请群众点题,问计于民、请群众支招,问效于民、请群众评议,集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网络平台意见建议收集、乡镇及县直单位自主上报、“两代表一委员”建议等渠道,渑池县广泛收集意见,经过甄别筛选,再经活动专班、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会议依次研讨审议确定,确定了236项具体事项,形成实事清单。各工作专班对照实事清单,征询受惠群众、“两代表一委员”等意见后,商定事项办理时限、标准,交由相关部门限时办结。
2025年1月6日起,渑池融媒重磅推出《向人民报告》《向人民承诺》视频专栏。首期,该县发改委主任率先亮相,向群众交出2024年十项重点民生实事圆满收官的亮眼答卷,并诚邀群众“阅卷打分”。
面对海量信息,渑池创新推出“1+3+N”民生雷达网:县委宣传部专班统筹,3个科室联动分析,融媒体中心、涉事单位及群众代表组成“侦察兵”,24小时扫描社交平台、问政栏目、举报平台。通过民生诉求“十维分析模型”,从教育医疗到消费维权划分等领域,这套系统已锁定423条关键线索,386件火速办结,74件重大事项纳入专项督察。2025年1月7日至9日,融媒体中心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开通“民生实事我来选”线上直播活动,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对2025年的30件民生实事备选项目进行介绍,群众在直播间畅所欲言,收获评论7561条,点赞14.8万。活动开展以来,重点处置民生领域热点问题337件,涵盖道路维修、交通安全、拖欠工资、补助发放、环境卫生、噪音污染等7个方面。之后连续进行6场直播,收获评论1.2万余条,网民点赞量17.2万次,征集民生实事7000余条,经过多轮筛选、专题研讨,最终形成涵盖就业创业、交通出行、养老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26项候选重点事项,交由群众公开投票。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研究,3月初,由县人民代表大会最终票决,确定2025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十件,对未入选的事项,陆续跟进,逐项解决。同时,各委(局)、乡(镇)“一把手”纷纷面对镜头“公开承诺”。截至6月初,已有23家单位“晾晒”,县、乡(镇)累计公开承诺事项93件,视频浏览量1050万,点赞超11万。目前,省、市级民生实事和县级确定的重点民生实事正加紧推进,预计11月底大头落地,12月底将全面完成。该县还研究出台了《渑池县“我为群众办实事”网上涉民生问题收集研判处置工作机制》,对于简单诉求48小时内响应,复杂问题“挂号”督办,推动群众问题诉求接诉即办。
渑池县委书记钱程说:我们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意见建议常态化收集、回应、办理、反馈机制,形成“群众点题、干部答卷”常态,让群众的智慧力量深度融入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中,让全县党员干部在事上见、事上练、事上验,真正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媒体报道相关链接及原文内容
【1】河南日报:渑池县“三问三请”办实事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5-02/16/content_10_1721095.htm
【2】顶端新闻客户端:三门峡市渑池县:“三问三请”办实事https://static.dingxinwen.com/dd-sharepage/detail/index.html?id=1D0A82B549BB4B78B861963F939555#/?categoryId=-2&trace=eyJ1X2lkIjoyNzI3NzN9
【3】顶端新闻:河南这群干部,敢把工作“晒”在网上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224A06J8U00
【4】大象新闻:三门峡渑池:解锁“新媒体+”社会治理新模式https://www.hntv.tv/news/1/1916395177686470658
【5】顶端新闻客户端:三门峡渑池县:线上征集知民意 民生实事“我来选”
【6】河南日报(农村版):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问效于民
——看渑池如何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https://newpaper.dahe.cn/hnrbncb/html/2025-06/16/content_442_1742840.htm
原文内容:
渑池县“三问三请”办实事(高质量发展“县”睹为快)
《 河南日报 》( 2025年02月16日 第 01 版)
□本报记者 王小萍 赵力文 本报通讯员 贺晓鹏
2月14日,走进渑池县西关农产品批发市场,宽敞明亮的环境,整齐有序的摊位,人们穿梭其中挑选心仪物品。常年在这里买菜的王女士对市场的变化深有感触:“今年比往年买年货便捷多了,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各类摊位标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西关农产品批发市场去年进行了改造,改造项目被列为2024年渑池县重点民生实事推进。新的市场在去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让群众感受到了更便捷舒适的消费体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的需要就是工作方向。去年9月以来,渑池县坚持“三问三请”,即问需于民、请群众点题,问计于民、请群众支招,问效于民、请群众评议,集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通过网络平台意见建议收集、乡镇及县直单位自主上报、“两代表一委员”建议等渠道,渑池县广泛收集意见,经过甄别筛选,再经活动专班、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会议依次研讨审议确定,确定了236项具体事项,形成实事清单。
各工作专班对照实事清单,征询受惠群众、“两代表一委员”等意见后,商定事项办理时限、标准,交由相关部门限时办结。短短3个多月,完成了230余项可知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原310国道(洪阳段)是渑池县连接义马、洛阳等地的重要运输通道,由于超期服役,导致部分路面出现网裂、沉陷等问题,影响过往车辆通行。列入民生实事后,该县积极解决群众所盼。去年12月9日,这条曾经的“烦心路”改建通车后,路面更加宽阔平整,标志标线清晰醒目,车辆通行顺畅快速。
“烦心路”是否变“顺心路”,还得“问效于民”。对此,渑池县创新开展了全面晾晒实事办理情况的活动。2025年1月6日起,该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向人民报告》系列视频——各乡镇和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逐一面对镜头,全面晾晒实事办理情况,接受群众评议。
目前,渑池县已完成的各类民生事项中,既有新华大道、金信路通车以及老旧小区改造这种社会关注的“大民生”,更有医疗机构延时便民服务、学校设立学生接待室类小诉求的“微举措”,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近期,渑池县还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意见建议,首次采用“抖音+直播”的方式公开征集。1月7日起,连续进行6场直播,收获评论1.2万余条,网民点赞量17.2万次,征集民生实事7000余条。
对于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渑池县已通过网络直播、抖音平台、张贴公告等形式将征集到的26项候选重点事项,交由群众公开投票。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研究,县人民代表大会最终票决后,相关部门推进落实。
持续推动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生根,渑池县将继续携手群众共同绘制更加美好的幸福画卷。
实践者说
我们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意见建议常态化收集、回应、办理、反馈机制,形成“群众点题、干部答卷”常态,让群众的智慧力量深度融入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中,让全县党员干部在事上见、事上练、事上验,真正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渑池县委书记 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