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芳、张国松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建设主力军的作用,近年来,我县教体局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做好以下举措:
(一)环境育人,润物无声。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各学校在校门口、操场等醒目位置,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宣传牌;建立以爱国名言警句、励志语录、图片等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主题长廊,营造浓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氛围。
(二)立德树人,做好德育工作。近年来,全县中小学持续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积极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活动、文明校园、两创两争、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绿色学校创建、乡村温馨校园创建等争创活动;深入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等未成年人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的文明素养。
(三)加强德育教育网络形成。为进一步发挥媒体、舆论作用,强化家庭、社会方面的责任,我县教体局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积极开展家访活动,让家长、老师面对面交流,通过发送示范性家庭教育事迹视频,营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时效性。
二、为适应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我县教体局实施多项举措。
(一)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经研究,成立了渑池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指导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成果推介。
(二)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师资力量是决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将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教学能力。
(三)各校配备心理辅导室建设,完善配置标准和运行规则 。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小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教体局要求各校加快心理咨询室建设,营造安静、舒适氛围。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为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县教体局在各社区设有专属、共享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等场所,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帮助、指导家长解决孩子困惑;各中小学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学校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的教育合力,初步完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更好的发挥家长作用,规范、协调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工作,促进家校联动;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宣传页、拉横幅、声情并茂的讲解为广大家长释疑解惑,各学校也充分利用电子屏幕进行宣传教育,渑池县青少年中心精心制作短视频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家庭教育新篇章,助力家庭教育新作为。
四、重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各成建制中小学均聘请法治副校长,开展多种法治教育活动。截止2020年6月,已经开展六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共有10所成建制中小学获得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通过示范校的不断创建,督导各学校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性地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意识行为水平。2021年3月教体局向全县中小学下发了《关于2021年春季开学期间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活动的通知》,在3月10日至3月中旬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我县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宣传,提高了师生法治、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这些法治教育活动,都为预防校园伤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感谢您们对教育部门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
202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