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鼓励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就相关工作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县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深入挖掘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加强政策引导,开展精准对接服务,实施素质提升培训,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是建立企业培育库。按照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要求,根据《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制定并实施《2022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2022年挖掘通过培育符合认定条件或有望达到认定条件的企业18家纳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并进行动态管理。2022年,经企业申报、逐级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全市27家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我县6家企业,数量居三门峡市各县市第一位。
二是加强财税支持。1、出台财政奖励政策。制定并印发《渑池县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渑政办[2022]13号)规定:对首次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 2、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县税务局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门的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等税费优惠政策的针对性辅导,让企业搭乘税费服务直通车,实现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助力企业在创新路上轻装前行。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目前,我县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创新载体47个,16家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仰韶酒业成功创建省级中原学者工作站,崤函生物成功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东方韶星等7家企业成功创建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其中崤函生物等3家企业同时成功创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积极谋划县级企业创新联合体和县级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目前创新联合体备案企业已完成2家,分别是优良生物申报的三门峡市食品加工企业创新联合体和义翔铝业申报的三门峡市铝基高新材料企业创新联合体。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次认定的省、市创新联合体,县级企业研发中心,首次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首次认定的省、市中试基地,分别给予相应奖励。
四是鼓励企业智能化改造。对企业实施以智能装备替代人工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智能化生产水平的机器换人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补助;对企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提升项目,按其设备、软件、研发实际投资不超过30%给予后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首次认定的省、市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分别给予相应奖励。目前我县共有省级智能工厂1 家、省级智智能车间3家;市级智能工厂2家,市级智能车间3家。
五是推进育才引才。1、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2022年4月、5月组织企业参加2期线上培训班。7月组织强芯铸材、广宇制药、仰韶科技开发3家企业到深圳资本市场学院参加培训;8月组织7家专精特新企业到文博城参加专题培训;组织崤函生物到中山大学参加培训,因疫情未能成行。2、支持企业技能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面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水平。上半年,已成功建立了35家企业自主评价机构,并指导10余家企业积极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共培训7674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114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467人。3、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大力实施会盟仰韶英才引进计划,引进各类人才410余人,其中博士50人,为渑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人社部门开展线上招聘16次、线下招聘2次,共为企业招用1450余人。
六是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对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 一对一服务机制,为每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
202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