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正文

关于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25 17:08     字体:

燕永军、张智红、张素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动现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们对我县中医药工作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渑池县卫健委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相关中医药政策措施,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医疗服务能力、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中医药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将“推动现代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提案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水平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持续推进

  一是县中医院成立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传承工作室,确定国医堂主任韩玉静为我县传承人,到河南省中医院跟从毛德西教授学习,不断传承中医经验。二是国家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及其工作室成员,定期到县中医院坐诊、查房,授课。三是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县卫健委每年定期举办中医药健康文化集中宣传活动,举办大型集中宣传,免费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陈村乡卫生院、笃忠卫生院和段村乡卫生院3家卫生院完成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项目建设,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

  二、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一是持续发挥县中医院中医药龙头作用。挂牌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渑池分院,2022年3月顺利通过三级中医医院执业评审,成为我市唯一一家县级三级中医院,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服务水平。2022年全年门诊就诊178106人次,较去年同期的176004人次相比,增长了2102人次;住院人次12308,较去年同期的10813相比,增长了1495人次;住院手术1970人次,较去年增加了27人次;其中三四级手术1318人次,较去年增加了81人次。二是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效果显著。县中医院脑病科为省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和康复科为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单位;县中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门峡市中医院签订协议,重症医学科和内分泌科教授、专家定期坐诊、带教、查房,可开展中药外敷治疗甲状腺疾病、女性盆底超声诊断、纤支镜引导下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重症血液净化技术、持续动态血糖监测、应用“3C”疗法强化治疗糖尿病等新技术,填补了县域及医院空白,降低了患者转诊费用。三是县人民医院开设中医科、疼痛科、康复科、中药房、煎药室等中医药科室,县妇幼保健院开设中医科、中药房,中医服务设施设备齐全,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四是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建成具有浓郁中医药文化氛围的中医馆;其中5个卫生院获河南省示范中医馆荣誉称号。西村卫生院充分利用中医馆,定期邀请三门峡市全国名老中医张世峰和市中医院脾胃科主任杨银良坐诊、查房,采用针灸和中药饮片结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胸闷、气短,胃痛、泄泻、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具有费用低,独特疗效;2023年专家就诊人次达600余人,卫生院中医药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20%。

  三、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加强

  一是高端技术人才引进成效显著。县中医院成功引进1名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博士,开创了渑池县引进高端卫生技术人才的先河,疫情期间自主研发出适宜各类人群的新冠肺炎1-7号院内协定方,明显缓解了患者症状,缩短了住院时间。二是县中医院柔性引进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广东省名老中医孙升云教授等13名,医学博士专家,专家教授定期坐诊、查房、手术、会诊、讲学和带教。三是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持续加强。县中医院选派25名骨干医师到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四是加强全县中医药人才培养。县中医院作为全县“西学中培训基地”,2022年3月正式开班;并作为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不定期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业务知识培训。五是加强本科层次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2022年引进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定向医学本科毕业生1名,到乡镇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六是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通过岗位培训、外出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各类中医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2022年选派3名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医师到三门峡市中医院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七是允许取得河南省《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经执业注册后,可个人开办诊所或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设中医诊所,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

  四、中医医治理论和中医医术传承持续推进

  一是县中医院积极推广临床应用经方验方。毛德西教授新冠肺炎预防处方,治疗腰腿疼的三昧方,降压降脂的六叶茶;柴松波博士治疗心力衰竭经验方;郭书明副主任中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聂世杰老院长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经验、何长法名中医治疗皮肤病及颈肩腰腿痛经验。三是充分发挥县中医院名老中医的中医医术传承及“师带徒”作用,每位老专家师从1-2名学术传承人,跟师学习并总结经验,培养了一批优秀中医人才,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得到了较大提升。四是中医药科研工作填补空白。县中医院申报省级科研课题《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中医方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学术经验研究》,成功通过《高血压慢病管理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物理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低剂量螺旋CT大样本量筛查良恶性肺结节的回顾性临床研究》三项市级科研项目。

  五、民间医药发展持续加强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中医药政策措施保障。2021年以来,县卫健委认真落实《中医药法》,组织并积极引导县域内确有专长的民间医药人员参加省卫健委开展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核》,组织掌握独特中医诊疗技术、经方验方的40余名民间中医从业人员参考,其中2021年2人,2022年3人通过省级考核,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县卫健委为通过考核人员开展注册工作,使之身份合法化。二是把确有专长的民间医生纳入师承队伍,促进民间验方、偏方及特色技术疗法的传承发展。三是积极做好收集民间验方、偏方工作。目前,一些基础性工作刚刚开展,通过走访调研,发动乡镇卫生院收集民间验方、偏方,以师承和确有专长的中医从业人员队伍为主线,对民间方药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筛选出方药30余种,其他相关人员积极性较低,收集的验方、偏方数量较少。四是探索“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鼓励互联网县中医院建设、互联网中医诊所建设,动员民间医生以申请专利等方式公开民间药方。五是鼓励县中医院对民间药方进行收集和加工整理,并进行科学论证,对确有疗效、患者欢迎的民间药方,支持临床应用,服务广大患者。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

  渑池县卫健委

  2023年7月18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