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法律服务> 正文

三年土地纠纷巧化解 倾情司法为民促和谐

发布日期:2025-05-21 08:28     字体:

4月11日,在英豪司法所、包村部门和村委的共同参与下,一场困扰英豪镇南马村某组长达三年的土地边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真正实现了“解纷止争 实质化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640.png



纠纷源头,一块是开垦十余年的荒地,一块是村组责任田,两者隔路相邻。由于土地边界标记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已模糊不清,双方对土地边界的认定产生了严重分歧,均坚称对方侵占了道路面积导致农耕机械无法正常到田作业三年来,因土地边界问题双方一直纠纷不断,期间镇、包村干部和村民小组多次上门调解,但双方态度强硬,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眼看麦收临近,若再不解决,村组麦子恐将无法机械收割关键时刻,包村干部邀请司法所介入。11日上午,为尽快妥善处理纠纷,司法所负责人与包村干部直奔村委,组织当事人“面对面”沟通进一步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向周边邻居多方打听了解当年土地划分的具体情况,从不同角度收集信息,力求完整还原土地边界的真实状况。





起初双方当事人态度坚决、互不相让,意见分歧较大。司法所长李艳秉持“以和为贵”理念,一方面,向他们讲解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村规民约,明确双方在土地使用中的权利和义务并强调保证春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邻里关系、乡风民俗等角度出发,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李艳所长用“六尺巷”的故事,唤起他们对邻里情谊的珍视,让他们意识到邻里和谐的重要性。经过四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沟通协商,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情绪逐渐化解,态度得以缓和。





随后,一行人前往纠纷现场实地勘测测量,对照地亩册重新丈量、标注四至,确认各方的土地归属面积。最终,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依据测绘结果明确了双方土地边界,双方同意各退让出60公分,曾经的“对峙地界”拓宽至2.9米宽的“连心路”,保证了农机道路正常通行,村民心头积压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640 (1).png



随着最后一颗界石落地,小组村民纷纷点赞这界石一定,收麦终于不用为路发愁了”这场调解不仅化解了积怨,更是践行“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渑池县司法局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贯彻落实司法惠民理念,持续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积极稳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