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正文

关于对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1-17     字体:
张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推动县智慧城市”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从完善智慧城市设施,提升市政综合管理能力,以5G网络、GIS、北斗卫星定位和智能传感等为基础,积极开展“城市大脑”建设,开展城市体检,推进不同系统、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相关环境等动态监测和快速反应,扩大应用场景、降人力、提效率、达精准,提出了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提案,内容全面、见解深刻,我们深受启发,为促进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一、我县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情况
  (一)高质量推进智慧政务
  我县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特征,高标准打造数字政府,推进智慧政务。
  1、“互联网+政务服务”更加便捷。为实现行政审批提速、行政服务提质、行政效能提升,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在政务服务模式上推陈出新,着力打造环节少、流程矩、效率高的务服务体系。打造指尖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审批网上全覆盖,通过网上办、自助办、掌上办实现1814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县政务服务360天不打烊,及时解决企业、群众在网办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推进扫码查询办事指南,100%实行一次性告知,在政务服务大厅提供网办服务宣传彩页,对力事群众网办流程点对点指导,为群众办事提供最大便利,截止目前,网上办件77987余件。
  2、数字化支撑营环境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开展了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再造专项行动,全面推广“一窗”受理、分类办理,加快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施行“多证合一”“多评合一”“联合审验”和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承诺制、登记制等便利措施,深入开展“五减一优”专项行动,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一张身份证可办理137项民生事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9个工作日。
  3、多部门数据共享更加便利。为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数据核验推动审批服务减材料、优流程,切实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我们配合市局建成了数据共享平台,收集各类数212项,212项数据可以多部门共享。完善支撑电子证照服务平台。加强电子证照制发和服务能力,联合多部门推动电子印章“互认互通”,目前已完成电子证照135个。
  4、建设政务“一张网”实现全覆盖。积极探索构建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相结合的政务服务新机制,督促协调各部门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全部建成,形成横向连接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和部门单位,纵向贯通县、乡二级,并与国家、省电子政务外网传输骨干网安全对接的统一网络平台,12个乡(镇),42个县本级政务部门实现100%全覆盖,真正形成了全县政务数据流通“一张网”。
  5、“互联网+监管”稳步推进。一是全面推广使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系统上线以来,开展2次集中培训同时要求在职在编人员注册并使用。截止目前,在系统中共注册500个有效用户。二是监管事项应领尽领。组织各部门认领上级部门的监管事项,标准化梳理本级事项,实现监管全覆盖,落实“照单监管”。截止目前,全县共认领537条监管事项,填报检查实施清单608条。三是数据汇集。已实现25类监管数据全覆盖。截止目前共汇集17000条监管行为数据,事项覆盖达到80.03%,
  (二)精密度推进智慧管理
  为实现各部门数字系统和各专业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统一监控城市环境、交通、治安、公共服务、舆情等城市运行体征状态,将城市的人、事、物、空间等信息进行统一筹化,实现“一键、一屏、一网”统筹监管城市运行,推进智慧管理。
  1、夯实智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展5G网络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在2020年,已建成开通5G基站92个,实现了主城区全覆盖。今年,5G网络逐步往乡村延伸,渑池移动公司在城区及乡镇相关区域规划建设62个基站,渑池联通公司规划建设5G基站73个,目前已全部建成开通,为我县5G场景应用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2、建设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城市大脑)。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调研杭州城市大脑时,提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为我们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三门峡市2018年就提出了市县一体化智慧城市建市框架,为落实这一构想,渑池县于2020年7月建成了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城市大脑),该中心建筑面积200平米,建设了21.5平米的led显示屏,ups电源系统、扩音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接通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智慧金融、智慧城管、智慧教育、雪亮工程、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智慧旅游等应用平台,具有全方位展示各平台功能和协调推进互联互通的功能,实现精准的社会治理、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泛在相连的基础设施。
  3、谋划智慧城市二期建设。为了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瓶颈,我们采取的争取国家资金和招商引资两方案同步推进,向发改委申报了智慧城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了可行性报告编制、县发改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同时我们邀请北京城建集团和北京国维网集团专家团队对我县智慧城市现状进行了考察调研,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渑池县智慧城市建设现状,深度应用三门峡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芯片、移动互联网等各类新技术,以建设渑池县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应用为抓手从技术层面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1、实现业务融合。整合公安、交通、民政、社保、卫计等部门服务事项,变“条块分割”为“服务集成,纵横联通”,构建全流程、全覆盖、全模式、全响应的业务融合体系,面向市民提供各种应用,实现便捷服务,面向政府部门提供各种社会管理和治理的应用,实现精准治理。
  2、实现精准治理。充分运用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构建集中管理、调度、监察、展示、示范、分析和决策支持于一体的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实现城市运行动态展示、经济运行状态和日常监测、中央调度指挥、决策会商及政社沟通等。一是建立全县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整合县级各部门现有办公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公文收发及部门内部公文流转,解决部门间办公系统不兼容、纵向传输不能达、传输范围小的问题。建立智慧应急平台,建设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全县应急平台体系,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全面收集信息并进行快速统计和分析,迅速进行指挥命令的部署和实施。二是建立基层服务网络平台。整合综治、安监、城管等基层服务人员,整合社区服务、城市管理、综治维稳、党建、扶贫、安监、应急、电商等基层服务业务,并接入基层服务网络化平台,促进基层政府治理和服务的精细化、人本化。三是建立数字高清平安城市平台 。借助公安部门公共服务资源,构建统一基础服务、统一GPS监管、统一视频监控的城市管理体系,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的监测和全面感知,增强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
  渑池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2021年12月30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