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告公示 > 正文

关于对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1-04 16:33     字体:

郭富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遗址公园,打造特色文化城市,弘扬传承仰韶文化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城市因氤氲文化而活色生香,而魅力恒久。渑池做为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和命名地,文化积淀源远流长,如何传承弘扬仰韶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城市,是推动渑池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和首要任务。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和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为抢抓这一弘扬仰韶文化、提振渑池形象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仰韶文化双百周年系列活动主线,各项重点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一是加快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传承弘扬仰韶文化,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打造国内一流、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展示载体和平台,我们借助仰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的重要机遇,根据规划,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按照一中心、两馆两环、三广场、四点、五园的展示结构,通过四次发掘点复原展示、仰韶彩陶陶艺复制工艺展示等方式,将其打造成集遗址保护展示、考古体验、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同时,仰韶村遗址公园建设作为仰韶文化双百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遗址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高效推进。目前,遗址公园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工程已完成投资3300余万元,占总工程量的70%;挡土墙及供水工程、配电设施及线路改造工程已完成;场景雕塑、刘果水库北驳岸整治、安全防护(监控)等工程即将完工;游客服务中心(大门)、安特生小院维修、刘果水库蓄水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报请国家文物局获批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发掘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遗址公园项目计划明年6月份建成并开园。二是精心实施仰韶文化博物馆陈展提升。计划投资2497万元,对馆内现有展厅全面升级改造,以智慧博物馆建设为手段,以仰韶和她的时代为主题,通过遗迹展览、文物陈列、多媒体重现、VR互动等方式,阐述仰韶文化发展历程,展示中国考古百年辉煌成就。本次设计布展总面积2386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1263平方米,公共面积723平方米,东侧雕塑墙400平方米),已于11月份闭馆施工,陈展提升和安防、消防、智慧化博物馆建设等工程正在进行,力争2021年5月底,全面完成仰韶文化博物馆陈展提升任务。三是编纂出版仰韶文化系列丛书和设计发行仰韶百年纪念邮票。目前,系列丛书由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系列丛书编审协议已与河南中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丛书编纂工作按计划进度稳步推进,2021年6月底前完成出版任务;仰韶百年邮票设计方案初稿已完成,邮票纪念册设计工作正在加紧推进,2021年6月底前,完成出版发行相关工作。四是高标准规划建设仰韶文化产业园。为充分盘活仰韶村文化遗址周边资源,提高仰韶文化名片对经济社会的带动效应,我们坚持引导扶持、创新发展、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把仰韶村遗址保护区重点区域整治工程与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相结合,助推产业发展,打造以文旅一体经济综合体为特征的仰韶文化产业园。按照双园四融一运营的发展路径(双园是仰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仰韶文化产业园双园发展,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四融是文旅融合、农林商融合、加工业教育业融合、学术融合背景下,明确仰韶酒业、演艺集群、彩陶业三个核心产业和仰韶文化彩陶职业技术教育、考古研学、学术交流、产业服务四个基础产业的发展;一运营是指在产业规划的同时引入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投资企业和品牌资源),推进仰韶文化四大应用价值的落实。目前,仰韶文化产业园规划已编制完成,谋划的仰韶文化演艺、文旅综合体、文创研发、考古研学、产业服务等产业项目正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争取2021年底两个项目顺利落地。五是加强仰韶文化研究与对外宣传。两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渑池工作站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成功落地渑池;由省委宣传部牵头,仰韶文化博物馆和中科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联合赴英国、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举行了彩陶之路仰韶文化展,产生强烈反响;仰韶文化论坛及每年的黄河文化旅游节、仰韶研学游、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示了渑池悠久的历史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探索发现、环球时报等全国多家主流媒体持续关注,为办好仰韶文化双百周年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再次感谢您的意见建议,感谢您一如既往对我县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仰韶文化的品牌影响力会不断提升,渑池千年古城在新时代必将重放异彩。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