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步伐”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医养结合工作协调机制,稳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医养结合工作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为指针,积极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完善我县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发展,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严格落实《三门峡市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实施方案》(三卫老龄〔2020〕1号)和《三门峡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三卫老龄〔2020〕2号)文件要求,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协调,积极发挥各职能职责作用;同时,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渑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健康服务,稳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
二、社会资本参与稳步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建设。一是渑池韶州医养结合康复医院,是在原中医院旧址上新改建的一所集养老、康复、医疗为一体的民营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置床位 229 张,其中养老床位 150 张,医疗床位79张。科室设置有医养结合科、内科、外科、中医科、口腔科、康复科、妇科、临终关怀科、检验科、影像科等科室;现有医护人员六十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三人,中级职称八人,初级职称十五人,护士、护理员三十余人。以养老为主体,以康复、医疗为保障,为我县失智、失能及一体多病老人提供宁静、舒适、安全的晚年生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二是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服务。激励市场有序竞争,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持社会资本进入老年健康产业市场,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兴办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并在税收、财政补贴、建设用地审批等方面做到与公办机构一视同仁。
三、聚焦社会关切,着力提升农村医养结合机构体系建设。
1、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县有二级以上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5个,村卫生室224个,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建立起了以提升县级医院服务、推进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比例和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和完善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清晰的农村三级服务网络。
2、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中医院二期(医养结合)项目,项目占地面积36054㎡,约合54.08亩,设置床位1260张,项目总投资61264.15万元。该项目平面规划设计、土地选址意见书、土地预审、可研立项批复及地质勘探等相关前期工作已完成;图纸设计招标、初步设计、财政评审工作也已完成;目前,项目有序推进,土建部分土方开挖、桩基础、基坑支护已完成,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98%,地上主体结构完成57%。
3、医养结合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一是目前全县医疗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100%;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方便就医绿色通道率达100%;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服务协作签约率达100%;全县共有65岁以上签约居民45584人,签约覆盖率99%;农村脱贫人口签约率为100%;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覆盖率为100%。二是2018年起,张村镇、陈村乡、果元乡、城关镇分别依托社区相继设置了日间照料中心,主要对为社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医疗保健、个人照顾、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三是2022年陈村卫生院被三门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为三门峡市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医院,2023年张村卫生院被三门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为三门峡市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医院,进一步满足失能、高龄老年人居家就医及服务需求。
四、顺应群众期盼,加强人才培养满足医养服务需求。持续组织开展老年医学人才和安宁疗护人才培训工作,提高老年医疗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医养结合机构参加三门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2023年老年医学和老年学培训班、2023年全市医养结合机构经验交流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关于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网络培训班的通知》等培训活动90余人次。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
渑池县卫健委
2023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