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18年全县财政决算(草案)暨2019年元至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8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83亿元,较上年增长8.5%。分项完成情况:
(1)税收收入完成20.16亿元,其中:增值税完成9.74亿元,企业所得税完成1.66亿元,个人所得税完成2064万元,资源税完成3.84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8388万元,房产税完成1579万元,印花税完成1257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3096万元,烟叶税完成3685万元,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2.57亿元,其他税收完成3337万元。
(2)非税收入完成5.67亿元,其中:专项收入完成1.15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5394万元,罚没收入完成574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3.27亿元,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766万元,其他收入完成586万元。
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9.35亿元,较上年增长24.3%。
(二)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3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31亿元,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6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2%;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4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5 %;教育支出完成4.4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6.9%;科技支出完成686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2.6%;社会保障支出完成3.3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2.7%;医疗卫生支出完成2.7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0.6%;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3.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4%;城乡社区支出完成2.0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6%;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2.3%。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18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13.33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41万元,政府债券转贷收入2.35亿元,调入资金3.5亿元,收入总计45.1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35亿元,上解上级支出4.2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1.32亿元,支出总计44.87亿元。收支相抵后,结余2547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四)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05亿元,上级追加专款5931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68亿元,上年结余1326万元,收入总计8.46亿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88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8万元,调出资金3.5亿元,收支相抵后,结余779万元,全县基金收支全部为县本级收支。
(五)2018年政府债务情况
2018年,省市财政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为15.33亿元,截止2018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15.11亿元,在核准限额以内。其中:上级债券资金14.1亿元(2015年2.49亿元、2016年7.1亿元、2017年1.8亿元,2018年2.7亿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1.01亿元。
二、2019年元至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截止6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41亿元,为年预算的61.8%,较上年同期增长12%。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1、税收收入完成12.74亿元,为年预算的58%,较上年增长3.1%。其中:增值税完成5.71亿元,资源税完成3.82亿元,城建税完成4514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1.05亿元,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1.18亿元,其他税收完成5315万元。
2、非税收入完成4.67亿元,为年预算的75.5%,较上年增长46.8%。其中:专项收入完成5704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完成2168万元,罚没收入完成341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3.42亿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完成1222万元。
(二)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元至6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76亿元,为年预算的86.6%,较上年同期增长20%,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8%;公共安全支出完成90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教育支出完成7.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科学技术支出完成94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完成3.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9%;卫生健康支出完成2.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节能环保支出完成69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城乡社区支出完成2.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
(三)县本级收入和支出完成情况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13亿元,占年预算的63.1%;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95亿元,占年预算的84.2%。分项目完成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8亿元,为年预算的99.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6.3%;公共安全支出9094万元,为年预算的9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4%;教育支出5.28亿元,为年预算的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9.6%;科学技术支出9425万元,为年预算的89.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5%;农林水事务支出1.95亿元,为年预算的69.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53亿元,为年预算的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1%;医疗卫生支出2.28亿元,为年预算的7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
(四)基金收支完成情况
6月份,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1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
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2.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
三、元至六月份财政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拓宽财源渠道,促进财政征收。一是严格依法税收征管。国地税合并后,进一步健全税收征管机制,完善财税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手段,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监管,确保颗粒归仓、应收尽收。进一步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确保征收不缺位,严格税收减免,加强税收减免稽查,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理念,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二是强化上级资金争取。向县相关部门下达了争取资金工作目标,深入分析研究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方向,找准与我县发展的结合点,有针对性的组织项目申报,截止6月底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45亿元,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积极谋划债务发行。根据省厅发行专项债的要求,积极谋划,完善审批手续,整理补充资料,共申报入库项目6个,金额15.46亿元。截止6月底我县已收到债券资金1.99亿元,其中:棚改专项债1.71元,农村公路一般债券0.28亿元,有力的缓解了我县棚改、公路等建设资金压力。四是大力盘活存量资金。通过对各单位结余结转资金进行全面清理,共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997万元。清理收回的资金主要用于扶贫、教育等民生重点领域建设,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创新融资方式。着力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构建PPP工作制度和组织体系,规范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激发经济活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截止目前已开展四个PPP项目,总投资额达30.77亿元。
(二)围绕重大任务,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一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上半年投入扶贫资金4386万元,全力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其中:投入1499万元,用于易地搬迁配套工程、有线电视、治安监控等;投入814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及公益性岗位补贴;投入780万元,用于产业扶贫奖补资金;投入662万元,用于健康扶贫、村村通客车、教育扶贫、贫困村安全饮水等行业扶贫;投入365万元,用于带贫企业企贷企用和贫困户户贷户用贴息;投入266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019年医保、大病兜底、意外伤害险等社会保障。二是持续推进污染防治。践行两山理念,严格落实责任,投入8085万元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其中:投入3275万元,用于大气污染遥控监测、洁净型煤替代、清洁取暖等,打好蓝天保卫战;投入1382万元,加强水源地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打好碧水保卫战;投入3308万元,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国土绿化、土地复垦项目,打好生态修复战;投入120万元,用于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打好净土保卫战。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化解存量,严控增量,依法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坚决遏制变相举债和隐形负担。制定了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方案,上半年偿还债务本息1.2亿元,再融资债券1.3亿元,积极化解存量债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三)围绕民生福祉,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达到2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72%,较上年增长18%。一是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截止6月底,全县医疗卫生支出2.48亿元。其中:拨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1.85亿元,保障了群众的医疗报销;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1922万元,为全县34.94万城乡居民开展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359万元用于县级及离休干部公费医疗;投入中医院迁建工程款1000万元,人民医院病房楼450万元,为全县人民的健康提供了保障。二是社会保障底线筑得更牢。截止6月底,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3亿元,筑牢社会保障底线。其中:拨付城乡养老保险基金4958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1.87亿元;城镇低保月人均标准由430元提高到470元,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由3250元提高到3450元,上半年共拨付五保金、低保金1389.6万元,使贫困家庭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拨付抚恤金941.5万元用于我县2651人优抚对象;对全县6922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224万元,落实高龄老人优待政策,保障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三是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投入7.44亿元,全面推进教育发展。其中:投入9200万元用于仰韶高中建设,投入7448万元用于偿还韶州中学项目贷款本金利息及韶州中学三期建设,投入2674万元用于会盟幼儿园、会盟小学、丽景小学、职教中心、马岭学校改扩建及原三高建设,投入500万元用于2019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资金。四是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投入3453万元,用于县重点文化广播事业发展。其中:投入100万元用于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前期经费,投入440万元用于购置高清转播车和大型客车,投入362万元用于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投入318万元用于博物馆及仰韶村遗址考古勘测、重点区域整治等。五是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提升。投入2.62亿元,高标准、大体量推进百城提质工程,环卫一体化正常运行,会盟生态公园一期初具规模,韶园三期取得新进展。其中:投入1.76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投入2800万元用于市政维修工程,投入1860万元用于韶园三期综合性公园工程,投入908万元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投入338万元城区新建十座公厕,投入145万元用于城市绿化亮化工程,投入133万元用于会盟生态公园建设,投入381万元用于供暖支线管网、危房鉴定等。六是三农事业开创新局面。投入2.13亿元,加快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民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其中:投入5683万元用于兑付耕地地力提升补贴,投入3509万元用于美丽县乡村建设及一事一议奖补,投入500万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环境卫生提升工程,投入1653万元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及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 ,投入380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项目,投入217万元用于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
(四)围绕财政绩效,强化支出管理。
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强化预算执行力度。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决打破预算固化格局,改变只能增、不能减的预算编制模式,将非税收入和税收财力进行统一管理,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支出预算,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继续实施绩效评价。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2019年对超过100万元的88个支出项目纳入事前绩效评价范围,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领域。并聘请专业中介机构上海闻政公司对我县2-3个重点项目进行专项绩效评价,下半年首先将对市政工程建设开展专项评价,加强对财政资金绩效的管理,达到花钱必问效的作用。三是严把支出管理。预算支出方面严格遵循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保障顺序,合理调整支出结构,清理长期固化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同时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在工程开工之前,进行投资评审和招投标。在资金拨付中,坚持按工程合同、进度拨付建设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后,按审计结果拨付尾款,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到急需的项目上。四是厉行节约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确保全县三公经费规模在上年基础上下降5%以上,集中财力办大事,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
上半年,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当前财政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今年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包括新个税附加扣除政策、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政策以及增值税降率政策,这些减税在激发市场活力、改善民生方面将会发挥积极作用,但也影响到了税收增长预期,减少财政收入。二是人员增资、扶贫、环保、县重点项目及到期政府性债务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县级可支配财力难以满足民生等公共事业及重点建设支出的刚性需求,县财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三是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隐形债务风险较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下步打算
(一)抓收入促增长,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落实政策促增收。落实中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清理规范收费项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深化政银企合作,用足用活企业贷等政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聚焦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加快国土项目实施,促进土地指标流转,增加财政收益。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分离梳理、因企施策,大力扶持发展有基础、产品有市场、产出有效益、经营诚信的中小企业,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加大开放招商力度。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项目落地推进机制,实现精准招商,争取引进更多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三是深化税收专项治理活动。持续深化税收专项治理活动,堵塞征管漏洞,促进财政增收。同时,加强棚户区改造和易地搬迁等重点项目税收监管,增加财政收入。四是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加强主体税种、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继续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非税收支预算,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强化税费征缴监管,提高非税收入征缴水平。
(二)聚短板求实效,打赢三大攻坚战。一要全力推进脱贫攻坚。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紧紧围绕中央、省、市三年行动计划,始终把脱贫攻坚当成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多方筹措资金,足额安排,及时拨付,强力实施脱贫攻坚决胜工程。同时提升扶贫资金管理水平,加强项目实施、绩效管理等专项督导,力促资金使用精准。二是加大治理污染防治。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环境问题入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严格落实责任,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高效能源体系;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以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重污染天气防控、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防治、燃煤锅炉专项整治等为重点,集中力量攻克难点。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化解存量,严控增量,依法规范政府债务,坚守国家法律红线,严堵违法违规举债,严格执行预算法规定,除地方政府债券外,各单位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债,不得为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承担偿债责任,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形式提供担保;不得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基金、融资租赁名义变相举债;强化地方建设项目预算硬约束,政府建设投资量力而行,对没有明确资金来源和制定融资平衡方案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三)拓宽融资方式,提升管理水平。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PPP模式项目储备和推广力度,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借力发展。完善PPP项目储备库建设,对已入库项目,尽快进入实质性方案设计、评估测算程序,确保PPP项目尽快落地实施。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立足部门职能,深入研究国家产业和投资政策、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超前谋划,主动对接,积极作为,不断加大项目储备策划和资金争取工作力度,助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最终落实。
(四)围绕财税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围绕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立足于已经确立的预算制度主体框架,全面提升预算的全面性、规范性和透明性,持续推进支出分类经济科目改革。二是加强预算执行。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加快支出执行进度,严格执行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严格预算追加,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规范财政支出。以绩效目标为抓手推进财政绩效评价机制建设,把财政专项资金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对预算执行率长期偏低的单位,采取预算回收、调减下年度预算等惩戒措施,督促单位及时整改。三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目标,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财税软环境,切实推动财税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五)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对人大提出的问题,主动分析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性和权威性。二是严格执行人大审议通过的决议决定,坚持无预算不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全力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三是不断健全完善与人大经常性联系的长效机制,积极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扎实推进财政工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19年是我县财政异常艰难的一年,财政减收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面对新的严峻形势,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迎难而上,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为全县脱贫摘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