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洪阳镇吴庄村的连片烟田里,一派繁忙景象。在党员技术骨干的指导下,工人们正娴熟地为烟株打掉下部不适用的烟叶,以确保养分集中供给,提升上部烟叶的品质与产值。这一精细化管理的场景,正是吴庄村党支部精准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吴庄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目标,将烟叶种植作为强村富民的“黄金产业”,通过支部领航、党员带头,带领群众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支部牵头解难题,夯实产业基础。面对种植大户反映最集中的灌溉用水和烘干厂房用地两大瓶颈,支部主动作为,化身“解题人”。支部书记带领“两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摸底,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协商对策。针对灌溉难,支部积极协调资源,专门为烟田铺设水带10公里,有效保障了烟叶关键生长期的用水需求;针对烤房建设用地紧张问题,支部成员实地考察十余处备选地点,反复比较论证,最终顺利解决用地难题,为烟叶的及时烘烤、提升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村支书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水通了,烤房建起来了,我们发展生产的底气更足了!”种植大户范冬感慨道。
合作社全程护航,技术服务到田间。为改变以往烟农“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弱的局面,吴庄村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邀请行业专家,对全村烟叶种植进行全程跟踪和技术指导服务。针对不同生产环节,今年累计为种植户和务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6场次,从移栽、田管、采收到烘烤分级,每一个环节都有党员技术骨干和合作社提供的“保姆式”服务,确保了全村220亩烟叶产量和品质的稳步提升。
组织务工促增收,家门口端稳“就业碗”。烟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移栽、采收、编竿到烘烤出炉,需要大量劳动力。吴庄村党支部敏锐抓住这一特点,将发展产业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支部有计划地组织本村及周边村庄的闲置劳动力,特别是困难户和留守妇女到烟叶基地务工。截至目前,已累计用工5000余人次,仅此一项就为务工群众带来工资性收入约50万元。工人每天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在这儿干活,离家近,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还不耽误中午回家给老人孩子做饭,比出去打工强多了!”一位正在烟田忙碌的村民高兴地说。
产业发展见实效,强村富民展新颜。通过党支部的有力引领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吴庄村的烟叶产业结出了丰硕成果,预计今年烟叶总产量可达55600余公斤,实现销售收入逾130万元。产业的发展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预计可为村集体带来增收8万元。产业兴旺增强了村级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村庄环境得到提升,村民生活不断改善,乡村振兴的画卷在吴庄村徐徐展开。
谈及未来,吴庄村党支部书记段红印信心满满:“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做大做强烟叶主导产业,同时在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上下功夫,探索‘烟叶+’多元发展模式,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吴庄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