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
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省、市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
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重点,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环节,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机关服务效率和质量,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努力营造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优良政务环境。
二、基本原则
1.
依法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2.
客观真实。公开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不弄虚作假。
3.
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4.
有利监督。要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三、公开内容
1.
机构职能。机构设置、行政职能、领导分工、办公地点、联系电话、办事纪律、服务承诺,以及违诺违纪的投诉途径等。
2.
规范文件。各类规范性文件。
3.
决策信息。政府工作报告,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政府重大决策,人事变动情况,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等。
4.
行政权力。行政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的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办理事项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事项办理结果等。
5.
财政信息。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政府采购情况,粮种补贴、退耕还林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财政收支、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等。
6.
重大事项。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集体企业、经济实体的承发包、租赁、拍卖情况,义务兵征集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土地征用开发、房屋征收、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等。
7.
社会服务。农村低保户、低保资金确定和分配情况,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对象确定和款物的发放情况,宅基地的报批情况等。
8.
工作动态。各类重大政务活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等。
9.
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信
息。
四、公开方式
一是通过政务公开栏公开。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必须在本单位醒目处设置专门的政务公开栏,公开栏的内容应全面、真实、合法、有效,并按季度更新公开内容,便于公众知晓、监督。
二是通过政务电子显示屏公开。
及时发布有关政务信息。
三是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
每天更新一次。及时发布有关政务信息,适时公布政府公文,并做好与各乡镇政府、县直各部门网站的链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是健全听证制度公开。
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要决定,采取听证的形式,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充分采纳群众建议。
五是实行依法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等特殊需要,依法向县政府及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的,依照法规规定决定是否公开。
五、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狠抓任务落实。
各单位各部门要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定期听取情况汇报,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政务公开工作要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二是大力宣传,努力营造氛围。
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加强行业和部门作风建设、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举措,广泛动员,大力宣传,切实提高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及时发现并总结好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宣传典型示范,形成良好的政务公开工作氛围。
三是强化考核,纳入目标管理。
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到县政府对各单位的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各单位每月要向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政务公开信息
1篇,每季度向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一期本单位季度政务公开资料。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组对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
四是严格监督,严肃追究责任。
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对政务公开工作实行内部监督,加强经常性的自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监督管理部门将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和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全县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督导,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除对单位进行批评、媒体曝光外,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打印